南海之濱的鵬城深圳,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年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引發熱烈反響。而《實施方案》的落地,不僅將為“十四五”時期深圳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清晰的規劃和指引,也將為全國其他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推廣的“樣板間”。
回首中國改革開放40余年的崢嶸歲月,深圳從偏居一隅的“小漁村”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先行先試”到此次的“先行示范區”,充分驗證了唯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一直砥礪前行。
改革、創新離不開敢為人先、敢于試錯的勇氣。此次《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這將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添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
城市和人一樣,謀求發展不能閉門造車,而要以開放的姿態廣交朋友。深圳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化“一核一帶一區”主引擎作用,攜手香港謀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一系列開放舉措,為深圳打造國際化視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深圳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引才引智的人才戰略和完善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
隨著《實施意見》的落地,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等一系列民生服務供給新舉措將在深圳先行先試,開花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出臺《實施方案》,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關鍵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