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近日,主題為“培育新型實體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研討在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走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路子,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專家們一致認為,要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不僅需要中小企業自身在轉型升級中提高價值鏈、聚焦主業增強競爭力,也需要新型實體企業來“助攻”,還要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更多新型實體企業的動能,以資源和基礎設施開放共享、技術能力外溢及產業鏈協同創新,帶動中小企業發展,闖出一條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以京東集團為例,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京東已服務近70%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以及數百萬中小企業。京東的供應鏈連接著百萬級的社區超市、花店、藥店、汽修店、五金店等,以及全國各地產業帶的制造工廠、眾多中小商家。
中小企業的痛點、難點,不僅要解決銷售“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要幫它們補上供應鏈的“最初一公里”。
面對即將到來的京東11.11,京東發布“退貨運費險”保費低至1分錢、入倉商家補貼1000萬廣告金等10項扶持舉措。尤其是針對中小商家,京東11.11將繼續簡化規則、降低參與門檻,從廣告、流量、運營指導等方面給予扶持,實現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為永康五金、黃山茶葉、昆明斗南鮮花等1000多個農特產地和產業帶,提供定制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的物流產品,打造“最初一公里”的物流新基建,助力當地中小企業供應鏈數智化升級。
京東物流在重慶市秀山縣建立產地云倉服務當地中小電商企業。受訪方供圖
數字技術是中小企業降本增效的利器,但中小企業并不會為數字化而數字化,而是針對自身的突出問題應用數字化工具來解決。而受制于規模、資金、人才等因素,很多中小企業難以獨立跨越“數字化鴻溝”。
在采購這一企業日常經營的基礎場景上,京東企業購通過將采購全流程數字化,構建了8項采購服務能力,以“快采購、輕管理、一站式”的數字化采購服務平臺,讓中小企業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采購。
除采購數字化的“共性”服務外,京東企業購聯合社會力量打造“一城一策”式“個性”城市專項服務。
在河南,京東建立優質產品的自營+產地倉,與當地頭部企業實現電商聯營,并支持跨境電商業務;在廣東,建立中小企業直播電商基地,目前已為5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打造直播帶貨的線上陣地;在福建莆田,將產業帶品牌化方面的能力開放給當地制鞋業,提升當地公共品牌“莆田鞋”影響力。
據京東零售企業業務事業部中小企業平臺業務部總經理羅曉華介紹,京東企業購已服務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超過2.7萬家,在全國4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占到整體近70%。未來將通過供應鏈協同、打造“專精特新”生態圈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標桿模式,為“專精特新”建立系統化、精細化、智能化的高質量服務模式。
而在中小企業“上云”方面,京東云目前已服務超120萬家中小企業,在生產、供應鏈、物流等場景提供一站式的數智化技術服務。此外,京東云還攜手地方政府在全國建立了近60個產業園,面向各區域中小企業提供一體化產業運營服務平臺,在活動補貼、資源包扶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打造新動能賦能本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