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國際能源變革論壇邊會活動2023長三角能源產業創新生態發展大會在蘇州市相城區舉行。國家能源局國際司副司長安豐全,江蘇省政府參事黃欽,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凌鳴,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顧海東出席會議并致辭。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曉明,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周俊,相城區委書記沈志棟,相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偉參加活動。
揭牌儀式(主辦方供圖)
會議發布了蘇州市及相城區與能源基金會戰略合作成果。近年來,能源基金會陸續與蘇州市、相城區簽訂簽署合作備忘錄,截至今年上半年,共完成19個項目立項。2022年5月,在東南大學(蘇州)碳研院成立了能源基金會在地方首個項目管理辦公室。會議還發布了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蘇州)研究院課題研究成果。2021年9月,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蘇州)研究院落戶蘇州相城,緊緊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區域開展高水平規劃研究。碳研院成立兩年多時間來,累計完成“區域雙碳”“政策雙碳”“技術雙碳”“能力雙碳”等類型課題研究近40個。
上線儀式(主辦方供圖)
會上,相城區介紹了能源產業發展情況。作為全省首個“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相城區將“雙碳”工作與能源產業發展結合在一起,截至今年7月底,已集聚能源企業213家,1至7月能源產業產值規模超215億元,完成稅收8.1億元;“十四五”目標集聚能源企業300家,產值規模超500億元;致力打造“2+X+10+1”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即以電力、燃氣兩大能源主干網絡為主,以分布式光伏、綜合能源站、儲能、氫能、充換電設施等為輔助,聚焦十大重點區域開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并依托一體化城市能源大腦為能源數字化發展和能源綜合利用助力。
此外,會議發布了相城區氫能裝備產業園規劃。根據規劃,相城區將以打造“全國氫能裝備產業新型示范區、長三角氫能裝備先進智造集聚區、江蘇省新一代潔凈能源創新街區”為目標,著力發展氫能裝備智造產業體系。氫能裝備產業園主園依托“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航天科工空天動力研究所、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先進研發平臺和領軍企業示范效應,加速產業資源集聚,重點發展氫能航空、航天動力裝備研發與智造產業。水電解制氫裝備智造區,重點發展水電解制氫裝備及核心部件研發與制造產業。
揭牌儀式(主辦方供圖)
同時,青苔科學家村綜合能源場景應用發布。青苔科學家村將以蘇州實驗室建設區域為重點,高標準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和高品質生活配套區。以綠色、科技、智慧、共享為理念,基于相城完備的能源基礎設施和低碳產業優勢,青苔科學家村將大力推動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智慧綜合能源站、光伏儲能智能微網、車網V2G、虛擬電廠五大場景融合應用。
會上,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新能源專委會揭牌、授牌,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蘇州)研究院、中億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BIPV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高鐵新城城鄉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先導區開發者聯盟發起,相城區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授牌,蘇州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蘇州能源集團虛擬電廠平臺上線,長三角國際綠色發展聯盟發起啟動,兩批次項目集中簽約。